全國法院先進個人 牛春
牛春,女,漢族,1980年2月出生,山東新泰人,中共黨員,碩士研究生學歷,2006年12月參加法院工作,現任泰安市泰山區(qū)人民法院黨組成員、副院長、一級法官。該同志進入泰山區(qū)法院工作,十幾年來審結各類民商事案件5000余件。曾榮立個人二等功、個人三等功,先后被評為全國法院先進個人、山東省優(yōu)秀法官、齊魯最美法官、泰安市最美女法官等。所撰寫的裁判文書多次獲省級、市級獎項,其審理的輪流撫養(yǎng)案例收錄于魯法案例合集,并被山東高法微信公眾號編發(fā)。
一、久久為功,多元解紛促和諧
在扎實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活動中,牛春同志帶領調解速裁團隊大力推進案件實質性化解工作,踐行司法為民初心。
2022年五一節(jié)之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,該同志受理了一起交通事故案件。受害人和肇事方是一個小區(qū)的鄰居,在地下車庫發(fā)生了交通事故。原告受傷后,一直在醫(yī)院治療,期間原告的父親因病去世,原告因無法去照料父親自責不已,一時間不能原諒被告也無法接受這個事實。受理該案后,該同志考慮到原被告的鄰里關系,調解可能是更好的解決辦法。于是,該同志把庭審搬到了市道交調委會的調解室里。組織調解時,原告每每說到自己身體上受的傷害、心理上受到的打擊仍比較激動,拍打桌子痛哭流涕,無法接受被告的賠償方案,調解一時陷入僵局。于是牛春同志單獨給原告做工作,談親情、談法理,更從鄰里之間和睦相處的角度,為她闡釋調解的意義。經過反復多次做工作,原告的情緒漸漸得到了控制,雙方終于可以坐在一起心平氣和的進行溝通,最終雙方達成調解意見,握手言和,被告當即履行了賠償義務,原告提交了撤訴申請,并要求該訴訟不再立案。不再立案就意味著進來時劍拔弩張,出去時冰釋前嫌。原被告臉上露出的笑容,不僅是對案件處理結果的滿意,更是一種對過往的放下,這是調解速裁團隊實質性化解工作最希望開出的燦爛的和諧之花。該案例也入選了泰安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寫的《政法為民辦實事成果選編》中。
二、守正創(chuàng)新,銳意改革提質效
2020年8月,泰山區(qū)法院對速裁庭進行優(yōu)化重組,選拔優(yōu)秀的員額法官、法官助理、書記員、特邀調解員組成新團隊。作為團隊長,牛春同志帶領團隊從成立之初就以“起步就要沖刺、開局就是決戰(zhàn)”的姿態(tài)開啟速裁辦案新模式,實現了“調解+速裁”“1+2+3+2>8”的效果。他們夯實制度基礎,先后出臺了《工作流程》《工作制度》《團隊成員職責》等文件。在上述制度的指引下,調解速裁團隊打造了“隨來隨走、隨立隨結”門診式辦案模式,對訴前調解不成功的案件廣泛運用要素式裁判、小額訴訟程序。該同志還加強訴調對接工作,充分利用多元化調解平臺,通過調解分層過濾,形成“社會調解在前,法院立案在后”的解紛流程,構建起“漏斗形”層層遞減的化解結構,讓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各司其職、相得益彰。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專刊第32期、山東省高院《今日信息》第24期以及《泰安日報》均刊登了該院調解速裁團隊的工作經驗。
三、“黨建+審判”,人民法庭譜新篇
2022年9月,牛春同志調任岱廟法庭庭長,帶領岱廟法庭以黨建為引領,立足審判工作和法院隊伍建設實際,積極構建“五位一體”的黨建工作模式,緊密結合創(chuàng)建新時代“楓橋式”人民法庭的要求,充分體現岱廟法庭作為家事審判專業(yè)法庭在未成年人、婦女、老年人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專業(yè)特色,全面推進黨建工作與審判工作主責主業(yè)“深融合,雙提升”。
以“黨建+教育”,筑牢忠誠法魂。全面壓實黨建責任,增強組織活力、引力,強化組織功能,推行領導帶動學、群眾推動學、機制拉動學、工作促進學的“四動”學習法,以黨建凝心鑄魂。以“黨建+履職”,提升審判質效。聚焦長期未結案件、結案效率、審判質量及核心指標,不斷提高審判效率,促使全年工作實現良性循環(huán)。牛春同志審結的輪流撫養(yǎng)婚生子女案件用判決的方式判決婚生子輪流撫養(yǎng),突破了只能用調解的方式進行輪流撫養(yǎng),該案例被收錄于魯法案例合集,山東高法微信公眾號以《離婚后孩子可以輪流撫養(yǎng)嗎》為題編發(fā)該案例。以“黨建+服務”,助力社會治理。積極探索加強多元解決糾紛機制,主動融入轄區(qū)上高街道辦事處社會治理大格局,在上高街道新時代社會治理中心設立泰山區(qū)法院駐上高街道訴源治理工作站,構建“人民調解+司法確認”一站式解紛模式?!短┥酵韴蟆穼iT刊登了該工作站訴源治理的工作經驗。以“黨建+實踐”,錘煉過硬隊伍。堅持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組織干警深入基層一線,開展“家庭教育宣傳周”、“巾幗展風采,普法迎‘三八’”、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普法志愿服務活動及“泰山小美”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,以為民服務的生動實踐錘煉干警忠誠、干凈、擔當的政治品格,努力鍛造高素質的干部隊伍。以“黨建+創(chuàng)新”,永葆生機活力。對婚姻家庭糾紛案件,構建共同財產申報制度;與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共同創(chuàng)建婚姻家庭案件委托調解工作模式,今年4月份以來共委托調解案件30余件。與泰安市老年人法律服務援助工作站取得聯系,溝通老年人權益保障機制。針對未成年人保護,在訴訟中推開《家庭教育指導令》等制度,在訴訟外開展“法潤少年 護航成長”法院開放日活動,加強孩子們的法治觀念,《法治泰山》欄目專門報道了該活動的開展情況。
四、負重前行,無私奉獻攀高峰
牛春丈夫原任空軍某部航醫(yī)室主任,在武漢工作,兩人都是獨生子女。他們兩地分居十幾年,是名副其實的“牛郎織女”。準備結婚時,他參加國慶閱兵,牛春同志一人籌辦婚禮。2010年牛春同志懷孕,她對象接到了上海世博會安保任務。任務完成,孩子出生。懷孕期間,牛春法官審結案件200余件,并被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榮記個人二等功。2015年二寶出生,因軍事任務丈夫在家待了10天就回了部隊,她一個人邊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邊坐月子。2013年10月底,牛春同志父親突發(fā)腦梗死,左側身體癱瘓并伴有嚴重后遺癥癲癇。陪同父親住院期間,她邊照顧父親邊寫下了十個判決書,這十個判決的雙方當事人均服判息訴,案件質量沒有受到絲毫影響。出院之后,生病的父親、年邁的母親、兩個尚未懂事的孩子,家庭的擔子更重了,給父親洗澡、理發(fā),陪母親做飯、說話,和孩子學習、玩耍,排除萬難她也要給他們一個正常的家。多年來,牛春同志始終把對公正司法的執(zhí)著化作迎難而上、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堅定意志,對工作盡職盡責,工作期間未發(fā)生違法違紀現象。
風潮洶涌,自當揚帆遠航;任重道遠,更須奮力攀登。面對未來,牛春法官仍將擔當作為、砥礪前行,進一步向先進模范學習,在高擎天平、公正司法的路上創(chuàng)造新業(yè)績、書寫新輝煌。